(日本应急事业发展调研浅谈)
(作者: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副会长、广东伍玖伍安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朝阳)
作为全球公认的防灾应急体系建设最完善的日本,尚不深入的调研给我最强烈感觉就是:日本的应急事业成熟而简单。抱着学习人家“高大上”的迫切心态,才发现其实日本没有什么捷径之道,也是从灾难教训中一步步走过来,靠的是日本特有的自律、专注、严谨的处事态度加快了全民应急体系的建设周期,并逐步形成了浓厚的应急文化氛围,促进人文和防灾应急事业的同步稳健发展。
我把应急事业发展阶段按级别版本来论述,1.0至4.0版本,个人认为日本属于4.0版本,也是当前全球最高版本。
1.0版本是人们在几乎没有专注做好防备时,面对突发的灾难事故,以救为主,救后也就结束应急工作了,现在很多落后国家和地区也还处于这种阶段。2.0版本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宣传工作为主,往往政府应急体系还不完善,各种应急工作也处于应对为主,全面预防还没有系统性的开展,全民意识较为薄弱。3.0版本是通过政府为主导的持续相关工作后,全民的应急意识被唤醒,人人都觉得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换,有如我国现阶段的全民的保险意识已经初步具备。而4.0版本体现在全民已经自主行动起来,从学习、生活、工作等全方位形成自律,养成了安全习惯,不再依靠政府主导开展应急工作,在特别重大灾难事故发生时,能较好的开展先期自救互救,积极配合协助政府的救灾行动。
日本防灾应急体系十分成熟,首先得益于日本对教育的重视,从幼儿抓起的防灾应急教育使日本国民从小就树立起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的意识,并树立起勇敢、担当的应急精神。更为规范的应急制度和自主学习应急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使日本人都已经形成了应急习惯,从以下几点体现:
1、在教育方面。日本学校从入学就普及国土灾害知识,直面灾难挑战,应急知识是必学课程,儿童使用的书包、随身的手帕都发挥应急作用,儿童从小通过耐寒锻炼等增强体质,从而也培养应急精神。应急防护知识已经成为日本企业新入职人员的必修课程以及入职的必须条件,并且定期自主开展学习、演练等活动。
2、在生活方面。日本大型超市都设有防灾用品区,专门售卖各种各样的应急用品,固定用品、消火用品、防护用品和应急食品类较为热销,其中一特点是包装极为简单,已经成为国民生活必需品,很多产品的生产地都是中国,但一般只能在日本国内销售。日本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备有应急包等物资,主要针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日常生活和应急防护用品。日本家庭在遇到突发灾害时,除了自身储备应急物资能及时发挥作用外,他们还擅长于充分利用身边物品,自制防灾应急用品,十分有序的先开展自救互救,减轻政府等救灾压力。
3、在设施方面。日本的公共场合应急设施完善,大街上每隔300米左右就竖立着4米高消火栓标志,提示现场有消火栓设施可用。AED设备在室内公共场合随处可见,基层村居备灾仓库、避难场所部署密集,标识和配套完善。日本设计的产品更注重以人为本原则,各种生活、工作上的物品、公共设施、建筑物等在设计时就以安全为首要,即使在发生灾害意外时,这些物品也不会轻易造成人员受伤。
4、在宣传上。日本的《东京防灾》一书,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里面图文并茂的明确一个方向---预防在先,自救互救,不给他人添麻烦。广大群众也清晰知道政府的救灾行动步骤方式,所以从近几年的日本灾难新闻中看到,日本群众面对灾难发生后依然严谨自律、高度冷静和井然有序。
日本的市民防灾馆并不提倡高科技声光电等丰富的娱乐体验需求,也不是以“大”为好,如东京池袋防灾馆,两层面积约1000方,2018年其接待学习已经超过200万人次,学习的内容也简单明了,该馆由政府财政支持公益运营,受欢迎度非常高,作为从业者参观学习,更是被来馆的日本群众认真学习精神所感动。反之我们国内的各种安全体验馆都在相互攀比,盲目追求“高大上”,建馆容易运营却十分艰难,还尚未找到市场化的运作的可持续模式。
相对于日本的应急事业4.0阶段,个人觉得目前我国整体式上还处于2.0阶段,即以政府为主导的单向宣传教育阶段,在应急管理部门还没有完成组建之前,各政府应急职能部门往往是各行其职,尝试性、象征性的做些宣传为主的工作,部分地区甚至抱着1.0版本的心态面对应急工作,更谈不上进行深度应急文化建设和推广之类的工作了。通过本次调研学习,结合我国当前应急事业发展,归纳汇总以下几点建议:
1、应急事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应急产业的形成,现在看来,我国的早期应急产业一开始就进入了发展误区,在没有唤起全民防灾应急意识做基础,片面的认知和盲目追求先进的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注定没有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必然受阻,建议广大应急从业者应当清晰的认识到当前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以人为本,做当前市场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最好的发展之路。
2、随之全国县级以上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一一成立,各级政府要抓住机构改革的大好机遇,更加重视应急事业工作,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以人为本,把工作做认真,做到位,做细致。重点做好基层应急管理队伍资源建设,落实好“属地管理”原则,发挥“第一响应人”的积极作用,疏通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3、高度重视发展应急文化建设,居安思危以防为主,直视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不断加强,扩大应急自救宣传的覆盖面,从正面侧面给全民灌输应急应对意识及方法,特别是要从根源上入手,把安全教育纳入到应试教育中,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全方位点燃全民学习热情,不断提高防灾应急意识,从当前的2.0版本大步迈过3.0版本,尽早到达4.0版本,只要人人都有了应急行动,我们的安全就会更有保障。